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铜官老街_陶艺流光,不外乎人间烟火

人生哲理 2022-05-11 11:22:27240本站admin

(2021年10月25日,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老街。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傅聪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普庄

通讯员赵昕宇

【老街名片】

铜官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地处湘江下游东岸,北面为云母山,南面为湿地资源和农田。街区主要通过湘江北路与主城区连接,南距长沙市区30公里,距望城区中心约11公里。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完整,是目前长沙保存尚属完好、具有独特历史风貌、十分珍贵的历史街区。

【老街行走】

要想认识铜官这座古朴的小镇,除了去铜官窑,你还得去铜官老街。

老街就在铜官窑博物馆往北5公里处。一路北去的湘江,在这里逐渐朝西北方向拐去,江面也在此处收窄了一些。右边一处不起眼的牌楼,则引领着街巷向东边蜿蜒而去,那便是老街的入口。

这一拐,恰到好处。仿佛弯曲的不是空间,而是时间。

初识老街:

武圣诗圣,在此留名

初入铜官街,“向左走,向右走”便会成为一道选择题。向左拾级而上,是云母山游道,相传“武圣”关云长曾在此建云母寺,纪念义母。

向右,便直奔主题,投身铜官老街上陶瓷器物的海洋。

其实你无需做出选择,对于铜官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来说,任何两条小路的交错重逢,均不过百步之遥。

“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飞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诗圣”杜甫曾在入湘访友途中,在此歇息,留下《铜官渚守风》的诗篇。如今,守风亭不复存在,后人在此修建遗址,缅怀诗圣。

据考证,铜官窑兴盛于唐代,毗邻当年陶瓷贸易的第一道码头,铜官老街的兴盛,也大抵与之同期。迁客商贾,黎民百姓,构成了老街最早的烟火。

刘志广,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铜官窑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除了这些头衔,他还被认为是这条街上故事讲得最好的人之一。

“铜官窑起源于舜帝,拜窑神就是拜舜帝。现在说的铜官窑,是唐代的地区性窑口,是唐代最大的瓷器出口基地之一,被称为世界工厂。在沉没的黑石号上,共发现了6万7千多件瓷器,其中5万多件来自于铜官窑。”刘志广说道。

清朝年间,受到闭关政策影响,出口停滞,铜官窑开始开辟国内市场,主要产品包括酒缸、咸菜缸等。

新中国成立后,铜官的陶瓷匠人先后组建了铜官陶瓷联社、铜官陶瓷工区,后来发展为铜官陶瓷公司,当时的铜官镇陶瓷出口量一度占湖南省总量的六成以上。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铜官的陶瓷产业没有能继续做大做强。

匠人说陶:

茶是血液,器为骨骼

与老街牌楼相距不到200米,原来的铜官陶瓷公司八厂,当地人又称其为“美术陶厂”,如今被改造成了“铜官国际陶艺村”。

彭望球便是在此常驻的铜官籍陶艺艺术家之一。他出身于陶瓷世家,但早年与铜官这座昔日的“陶城”并无太多交集。上世纪80年代,他去了广东,后来又到了福建,从工匠到主管,再到设计师,最后又回归故土创业。

在工作室的阁楼上,彭望球用自己烧制的陶器茶具给来访者沏了一泡安化黑茶,佐以几个熟透的橘子。光线透过屋檐洒落院中,茶汤金亮,正是阳光的颜色。

饮茶,是他的待客之道,也是他早在福建时便已养成的习惯。2010年,在业界小有名气的彭望球,开始专注于为湖南黑茶造器。茶是血液,器为骨骼,二者完美融合,生活才有了灵魂。也正是从那时起,彭望球回到了家乡铜官。

黑茶并不是铜官这个小镇的产物,老一辈铜官人热爱的是“豆子芝麻茶”。对此彭望球有自己的理解:“早年间,人们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依山傍河而居的铜官人,白天长时间下地劳作、下河捕鱼,很多时候一天只吃两顿,豆子芝麻茶是可以饱肚的。说是茶,其实茶叶不过是起到一点点调味的作用而已。”

有意思的是,随着彭望球等熟谙茶器制作的陶艺大师、匠人们陆续进驻,铜官老街,乃至整个铜官片区,饮茶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往沏上一壶“香片”就能坐一上午的小茶馆,也慢慢摆上了茶具。

这也让不少往来创业者,看到了机会,“铜官窑”吸引他们慕名而来。

来自邵阳武冈的曾德国,是最早响应“复兴铜官窑”的号令,来到老街创业的年轻艺术家之一。2012年开始,他便在老街开了一间门店,自己原创设计,自己烧制器物,自己经营这份产业。在曾德国的店里,既有卖价数千元的高端订制,也有百多元的伴手礼——身着一件中式外套的曾德国,透着一股工匠的严谨,也有着80后创业者的野路子。

“最好的保护是买卖,最好的传承是使用。”曾德国说,浸淫在铜官窑非遗技艺的氛围中,坚守于此10多年,他很少谈及情怀,“人间烟火才是真正值得留恋的东西。”

烟火寻踪:

你看到的,不是全部

铜官老街,原本最不缺的就是烟火气。

这条街,曾聚居着数百户铜官本地人。百货商店、肉食站、冰棒厂、童车厂……当被问及一些新兴的陶艺店名,本地人都会不自觉地先把它们翻译成这些极富年代感的老地名,然后热心地为游客指路。

早在革命年代,老街便是方圆十里人气场。街道尽头的东山寺戏台,曾是陶业工人们聚集休息、听戏聊天的场所。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就在此宣扬革命。1928年郭亮被捕就义后,反动派曾将他的头颅悬挂在东山寺戏台示众。1987年,为纪念郭亮,原东山寺地域的小学被命名为为“郭亮中心小学”。如今,学校易址重建,多年失修的郭亮烈士纪念亭、曾经的东山寺戏台,则在原址修复。

与“郭亮亭”相呼应的红色遗迹,还有老街中段的中共湖南省委旧址。史料记载:1930年中秋节后,中共湖南省委在铜官马厂坪郭家祠堂附近郭仲甫家,建立新的秘密机关。省委工作由王首道主持。因郭仲甫家较偏僻,又在铜官正街开设一米店,王首道乔装老板,王绍兰扮作伙计。当年铜官老街的烟火气,对党的革命工作,形成了有效的掩护。

刘志广说,2005年他刚回铜官时,街上的本地人从300多户已减少至12户。后来,不断有旅居外地的铜官陶艺人回乡,还有不少外地创业者在此生根发芽,老街的烟火气逐渐在恢复。

曾德国说,从青年到中年,他在铜官老街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10年,“稍微有些担忧的是,更新一代的手艺人,这几年慢慢地见得少了。”

“手艺人讲究传承,传承的本质不在于技艺,而是技艺的适应性。我们要对陶瓷艺术有颗虔诚的心。”彭望球说道,“对于老街来说,仅仅是陶艺可能远远不够。白天在这条老街上玩玩泥巴,到江边吹吹风,喝喝茶,晚上还能住在有铜官特色的民宿里,这样的慢生活体验,也许才是一个完整的铜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终究一天也要回归生活。”

小贴士

老街民宿:长沙五号山谷(潭州社区太丰村);

老街餐饮:豆子芝麻茶(每家商户待客必备)、老街凉菜(老街上一家无名老店)。

原载《湖南日报》(2022年4月27日03版)

[责编:徐凯琦]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热门标签

  • 免责声明:网站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豫ICP备2022009484号-1 联系方式:4869192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