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放歌_翁持更
原标题:【美文欣赏】放歌
□郑梦莹
人物名片:翁持更,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
放歌,是一个动作——按下录音机播放键,或点击屏幕,把歌曲播放出来。这很短暂,只需要一秒钟。它也可以是一种状态——与节律相伴,奏一曲生命的华章。
对待音乐艺术这门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翁持更倾其一生,他的“放歌”是认真的。
我们为何而歌“你认为音乐是什么?”是翁持更在接受不同媒体采访时常被问及的。对此,他早已有自己的“音乐观”:音乐,或是山川星空的诗意,或是普罗大众的喜怒哀乐,抑或是为英雄谱写真善美的赞歌、为时代前进吹响的铿锵号角。
音乐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出现几近同步。“它与舞蹈、绘画,可谓人类最原始的三种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古人表达最直接的情感。“把内心深处最真挚的状态朴素地表达出来,是自古以来人类歌唱的初衷。”
如同第一个问题一样,“什么样的歌才是好歌?”是另一个灵魂拷问。或许是出于艺术家的开放思维,他从来不认为音乐的好坏有唯一性的评判标准,“艺术没有定论,艺术家需要自由发挥的空间。标准答案不是做艺术最终的诉求。”
第一问,答得“海纳百川”,第二问则“似是而非”。听似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可不确定里也总有确定。在翁持更心里,有一点始终十分明确,也亘古不变——音乐所表达的精神面貌和内容是否直击人心?能够触发更多共鸣的音乐才是好音乐。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交谈间,翁持更“信口拈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一首曾经风靡中国、在今天仍能被广为传唱的歌曲。欢快的曲调起,山乡的味道、对美好蓝图的憧憬随之飘扬。
“我也会!这就是我想说的!”翁持更说,如果一首音乐的表达能够让听众听完寻找到这种共振的感觉,就足以使之出类拔萃了。
寻求“最大公约数”循着以上回答,我们或许能够为一曲优秀的音乐寻找到一项先决条件。但这还不够。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语境,也对音乐语言的表达提出了不同要求。
因而,一首歌曲是否能与时代同频,也很重要。
新时代就要有新语言、新表达。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结束不久,省音乐家协会就组织了为期一周的2021讴歌“新时代”原创主题歌曲创作活动第二季的研讨会。演奏家朱海等5位国内资深词曲专家和近50位中青年音乐人齐聚杭州,探讨下一阶段如何为新时代“放歌”。
“今天,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站位更高。因此音乐创作方向也要有所调整,不仅要将浙江的地域文化熔铸其中、讲述浙江故事,更要立足浙江、放眼中国,在词曲创作上要有更高更广的关照。”翁持更对此有明确的定位。
该活动第一季历经近半年打磨,已经推出《本色》《遇见未来》《绿水青山总是情》等10首个性鲜明的主旋律歌曲。正在启动的第二季将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迈向第二个一百年”等主题进行研讨、创作、征集,以期更好呈现浙江气派、中国气派。
可不论是广义的音乐,还是更具象的歌曲,要实现展现时代、直抵人心,进而广为传唱,是何等的不易。“没有一首歌曲能够覆盖所有人。”翁持更想得通透,只需尽可能寻求“最大公约数”就很好了。
比如,主旋律歌曲也要更年轻,才能让年轻人更喜爱。因此,要让更多青年音乐人加入其中,融入年轻群体的创作思路,增添更多生动的潮流之音,让音乐更加多元化,受众更加多样化。
新时期,什么样的作品是文艺精品?什么样的人才才是文艺优秀人才?翁持更也一直在思考,“引进人才,并不仅是给他们盖房子,而是要有充实房子的内容;所谓文艺精品,必须要有更新更全面的衡量标准……”
浙江声音从某种程度而言,翁持更很懂浙江音乐的那些事儿。
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只新石器时代土陶埙,到南宋时期在浙江诞生第一个被公认的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古琴流派——浙派古琴,到近代李叔同与学堂乐歌,以及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平湖琵琶、江南丝竹、浙东锣鼓……浙江拥有极其优良的音乐基因。这些,都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乐种。
以上,他扳着手指一一讲述,由古及今,如数家珍。作为音乐人的翁持更,经历也璀璨丰富——
从1990年大学毕业来到浙江,一脚踏入音乐圈,转眼已30余载。从写歌曲、歌舞剧、音乐剧到担任省级大型晚会音乐总监,从浙江歌舞剧院一名年轻的创作员到分管创作的副院长,翁持更始终摸索着以音乐表达生活的真善美。由他创作的音乐剧《蓝眼睛·黑眼睛》、越剧《孔乙己》《藏书之家》、交响合唱《运河》等等,浙江标识十足,多部作品曾获国家级大奖。
尽管10多年前,他调任省音协后承担了更多组织工作,创作脚步依然没有停止。不管身处什么岗位,他认为职业作曲家是他的第一头衔,也是他最爱的身份,“作曲家就应该工作在第一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