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告别故乡的李白,写下这首诗,句句经典,被收录进教科书

经典美文 2022-05-06 19:06:27179本站admin

在《朗读者》送别一期的卷首语,有着这样的话:“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人这一生早晚会遭遇告别,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而无论是主动地选择,还是被动地面对,告别多少有些伤感,但是告别也蕴藏着希望。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

告别,一直是李白笔下的常客。从《赠汪伦》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到《送友人》的“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到《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相遇是美好的,离别是残酷的。李白是最浪漫的,却也是最深情的。每一次告别,都包含着最真挚的深情与祝福。只是故事开头的告别,无关于友人。

大唐开元十二年,开元盛世已经显露初章,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天下大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此时的李白,胸中的才气已经慢慢沉淀,而少年的锋芒尚未能得以施展。正是“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年纪,他也曾立下誓言,要“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也许是因为“世界那么大,我想来看看”,想要一边读万卷书,一边行万里路,又或许是为了“追梦赤子心”。

想要在这缤纷绚烂的盛唐发散属于自己的光芒,施展属于自己的抱负,李白阔别了生活多年的故土,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他一路乘着梦想的舟,从四川直奔当年楚国的故地湖北,一路上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从奔腾湍急的瞿塘峡,到神奇瑰丽的巫山神女峰,每一种风景,都给了李白无限的源泉和动力。在荆门山,告别故乡的李白,写下这首诗,句句经典,被收录进教科书: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如果说诗酒趁年华,仗剑走天涯是那个时代的文人墨客的一种注脚,那么少年人的鲜衣怒马少年,仗剑远游,总是多了一些诗意,少了一些离愁。而对于青年李白来说,更是多了潇洒飘逸的心境和雄奇瑰丽的想象。

开篇与题目交相呼应,“渡”字表明诗人此刻应当是乘船赏美景,而“游”字,则表明了诗人的目的和状态。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旅游不同,这里的“游”不单单是游玩的意思,更多的是一种游学,游历的意思。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山水之美写的格外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去过荆门山的朋友都知道,荆门山与虎牙山遥遥相对,险峻万分,同时也是山地和平原的交汇点。那么我们试想一下,当你坐在舟中,随着船过荆门,是有一个很明显的地势起伏的,会明显感觉到心跳的加速,对于生性豪爽的李白来说,这样的刺激感,才深深激发了他内心的豪迈与万丈的激情。

当故乡的山渐渐隐没在一片云海之中,映入眼帘的是广袤秀美的江汉平原。这里的“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电影般的镜头感,空间感和流动感。我一直以为,写静态的风景就像是描摹一幅典雅的山水画,而写动态的风景,就像是航拍一集山水的纪录片。很显然,李白是写动态美景的高手,他能够把这样的景致写的恢弘大气,气势磅礴。

当那支梦想的船只渐行渐远,回首荆门山,只剩下奔腾喧嚣的江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试想一下,当你处在地势很低的地方看上面喧嚣的的河水,就像是遥望庐山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当江水从荆门山倾泄而下,流入辽远的平原,又是一种“海纳百川”,奔流入海的气势。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两句是最能体现李白浪漫主义气息的句子。如果说三峡上的长江是暴躁无比的大姐头,那么平原上的长江便是性情温婉的邻家小妹。江水平静如镜,中天明月高挂,俯视江中,月影娟娟,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仰望天际,云霞迭起,水汽蒸腾,结成海市蜃楼一般的奇景。

如果单从景致的角度来看,把月比作镜子,描写海市蜃楼,这在唐代都不是第一次,可是李白是不同的,他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广阔的胸襟,将这两种景致的格调提了上去。

“飞”和“结”两个动词,是很有气势的。“飞”在这里给人一种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感受,也就是水天相接的感觉。水中明月如圆镜,这里的圆镜,一方面体现了江水的平静,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时间是满月,王维曾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其实,能勾起人思乡之情的,不只是佳节,更有满月。

因此,李白虽然将这月色美景写得格外秀美,可细品之下,却发现他在这时心中就有一种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再美的风景,在此刻也打不起精神去欣赏。

“仍怜故乡水”一直以来,都觉得这个“怜”字是全篇的点睛之笔。什么是“怜”?在《尔雅》中有句话叫“憐,爱也。”有一种怜叫做怜爱,有一种怜叫做怜惜,还有一种叫做怜香惜玉。这些本都是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而李白却巧妙地将这种情感施加在物的上面。这其中既有对故乡的眷恋,有对家乡的不舍,有对过往的留恋,有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也有对未来的一份憧憬与期冀。

“万里送行舟”李白在这里还是藏了还是藏了自己的一份小心思。面对生活二十多年的故土,蜀中有着他学习游历成长的点点滴滴,有他漫步的山水街巷,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有留恋和不舍呢?可天性乐观豪迈的李白不愿轻易表露心中的那份眷恋牵挂,而是借着故乡山水的深情厚谊,万里送行的目送,来表露自己的思乡之情。就像是分居异地的恋人,在短信中发着“想没想我”的消息的时候,自己的心中浓厚的想念往往是藏不住的。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写到,“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些如烟的往事,如云的片段,既然带不走,便只有把这片云彩留在一个彩虹似的梦中。而告别故乡的李白,又何尝不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在挥手告别故乡呢?

初次告别故乡的李白,怀揣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矛盾心理,猛虎代表着少年心中的凌云与壮志,而蔷薇则是心中难以割舍的寄托与守望。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少年意气风发的李白,有着属于自己的鸿鹄之志,有着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可却也不能忘却心中一隅的宁静与柔和。

这首诗能极大地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正像是外出求学、务工的我们,一边在风吹雨打中风雨兼程,在摸爬滚打中学着成长,一边又怀念着故乡的山山水水,怀恋着故乡的美味佳肴。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云上小诗文

  • 热门标签

  • 免责声明:网站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豫ICP备2022009484号-1 联系方式:486919236@qq.com